奧本海默:體驗成為死神的沉浸感

諾蘭挑戰商業市場的IMAX傳記文藝片

阿家AGA
討論電影吧

--

39歲生日在IMAX看完奧本海默後,才意識到這可能是我進入不惑之年前最棒的生日禮物。看過許多讓人沉重、複雜或甚至不知所云的電影,諾蘭上一部「天能(TENET)」也讓我頭昏腦脹。而奧本海默是諾蘭第一部傳記式電影,但我卻沒有這樣的模糊感受,尤其是當我今天第二次走入影廳後。

商業片VS文藝片

啟發我對文藝片有突破性觀點的,是這篇影評。一直以來對文藝片的觀點,就是不容易理解與不面對大眾商業市場的電影類型,現在才知道這些差異只是結果。

我們已習慣商業電影所創造的故事手法,總是期待導演與編劇帶我們進入故事,隨著起承轉合的節奏在結局時拍手叫好或是恍然大悟。諾蘭當然也是箇中好手,甚至因「星際效應(Interstellar)」被另一名導演稱為情感數學家

而文藝片之所以不同於商業片,來自於它想創造出更趨近真實的電影世界。

商業電影的世界不真實嗎?其實擁有完美起承轉合故事的電影反而是絕對不真實的,就像你在太魯閣峽谷找到完美正圓的石頭一樣不真實。

試著回憶上一個禮拜所發生的事情,甚至是人生的重要轉折。真實世界的畫面通常是破碎地像「記憶拼圖」般(剛好可以拿諾蘭的作品Memento來比喻XD)。當我們在陳述回憶時,需要重新整理這些片段與時間軸以得出一套故事,讓聽眾容易理解也得出結論。但如果仔細思考,這樣的陳述一定帶有主觀角度,甚至常常是失真的。

文藝片則是更希望我們能跟主角回到真實的現場一起經歷,讓觀影者自己主動地去察覺感受。正如同「天能(TENET)」裡關鍵的一句台詞:不要試圖去理解,而是感受它。

當初覺得這是一句諾蘭擔心看不懂時安撫觀眾的話,在發現文藝片的獨特差異後,體會主角感受成為我第二次進戲院時的觀影重點。

如果以傳統商業片三幕式的結構來製作奧本海默,一般會先介紹主角背景。在實驗重大問題或是諜報外洩之類的挫敗後,電影中後段的高潮會是稱為小工具的原子彈試爆成功。結尾則是那場試爆成功後的演說,掌聲響起二戰結束,用黑幕文字交代主角的後續人生。

但本片完全不是如此,小工具試爆成功的震撼畫面被放在中段。倒數完畢後只有爆炸光芒,聲波與震波的驟然來襲則是等到主角說完這句關鍵台詞:

「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滅者。」 — 奧本海默

這個巧妙安排讓我對於這句話有了強烈共感,一個三年努力終於成功的歡呼時刻,卻因這句話急轉直下,讓我感受到研發原子彈的駭人重量與道德枷鎖。

此外,多年後主角以外史特勞斯的聽證會(黑白畫面)比重也很高,讓兩場聽證會互相襯托是諾蘭從書中龐大傳記資料擷取的絕妙安排。時間剪輯看似破碎卻總是反覆驗證。例如第三次奧本海默在湖邊愛因斯坦的畫面:在劇情反轉透露史特勞斯的心機後,才真正揭曉真正的對話。

愛因斯坦:「當人們折磨夠你之後,就會頒獎給你,好像在原諒你的樣子,但其實這些舉動都只是為了他們自己。」

除了表達出史特勞斯自我中心與小人之心肚君子之腹,奧本海默根本沒有跟愛因斯坦說他壞話之外,當他們聊起上次對話原子彈是否引發連鎖反應(Chain Reaction)而毀滅世界時,奧本海默最後說其實仍然引發了!

我想這是指後來核子武器的軍備競賽,讓世界即便到現在仍處在一顆按鈕就能引爆核子戰爭的瀕危狀態呀!這句話與最後奧本海默的特寫讓螢幕前的我不寒而慄。這不是歷史傳記,也不只是文藝片更是驚悚片呀!再回過頭看那句死神與世界毀滅者的台詞,是否更能引發我們對奧本海默的複雜情緒?

奧本海默之謎:分裂與融合

第一次觀影時理性左腦有兩大困惑:物理歷史背景知識與人物之間關係。在人物對話時不時會跳出:「費米是費米悖論那位嗎?他跟費曼先生不是同一個人吧?」、「海森堡不等式?不對!是海森堡測不準吧?」、「麥卡錫主義是什麼?是冷戰時期反對共產主義對嗎?」

第二次觀影前針對背景人物做了些功課,的確有幫助我沉浸在那個二戰與冷戰年代。但我想強調理解這些歷史並不是觀影必要,只是能讓人更專注在上一段所說的文藝片觀影重點:奧本海默在想什麼?

諾蘭用「分裂FISSION」跟「融合FUSSION」分成前後兩段。

第一次不太理解為何用分裂與融合這兩個詞,這邊補充我看第二次後的觀點:奧本海默的原子彈是利用核分裂原理成功讓二戰畫下句點。但他卻反對泰勒研究威力更強大的氫彈,而氫彈則是透過原子彈爆炸來引發核融合。這看似矛盾的選擇,成為本片想呈現的主軸。我覺得整部電影的潛台詞是:

誰會想為自己的一生辯護呢?

主劇情在描述奧本海默組建原子彈團隊的過程外,就是用兩場聽證會來做對比,描述看似謎團矛盾讓人猜不透的奧本海默。這位全力研發核分裂的原子彈,卻極力阻止核融合的氫彈研發的科學家。

光是粒子還是波?兩種截然不同的物理特性,雙狹縫實驗結果卻說會因觀察者而產生不同的結果。這樣的量子力學讓即便已翻轉古典物理學也應該最了解光的愛因斯坦仍極端困惑:說出「上帝不會擲骰子」的名言。

波粒二象性的微觀世界,建構出我們與這個巨觀世界。或許看似矛盾的兩種答案也都是我們自己。人本來就是矛盾的,又或者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卻是一致的。

成功研發出核分裂,卻反對研究核融合武器;公共領域上極富道德與使命感,私人領域卻是自私與風流多情。曾行動支持共產主義,卻也因愛國主義投入所有身家研發原子彈。到底該怎麼定義或理解奧本海默?

謎底如何揭曉?我最喜歡的一幕戲正是答案

試爆成功後的演講是我最喜歡的一幕。融合歡呼聲與尖叫哀鳴聲的背景音效;那歡迎主角的踏步聲卻逐漸升高彷彿是行軍讓人焦躁不安,甚至最後意識流地呈現台下女子被原子彈襲擊燃燒的閃現畫面。

看似矛盾的兩種聲音與兩種心情,在這一幕卻十分合理。奧本海默希望能阻止曾侵害猶太人的德軍贏得二戰,所以傾力研究原子彈。雖然後來德國投降改以對付同為軸心國堅不投降的日本軍國主義。

三年努力終成收穫的歡喜與壓力釋放,隨即面臨道德難題成為殺害二十多萬人的關鍵幫兇,甚至開啟了毀滅世界的連鎖反應。

一起走過這樣的心路歷程後,我可以理解奧本海默為何不支持研究威力更強大的氫彈。而共產主義與美國愛國主義的矛盾,如果將視角拉高即會發現奧本海默一直以來都是用行動來追求他的真理:反法西斯與軍國主義的暴行。研發原子彈更是多了可以貢獻自己物理專業的誘因。

追求真理的行動派代價很高。早年對共產主義的支持行動成為後來加入曼哈頓計畫的絆腳石,甚至在麥卡錫主義時代被史特勞斯運用而中箭落馬;成功找到原子力量終結了二次世界大戰,卻得像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取得火種後,被道德良知的鷹每日啄食肝臟。

如果是你,又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面對哲學議題不該用商業片邏輯,因為沒有標準答案。諾蘭嘗試用藝術片方式讓我們同理奧本海默,讓每一位觀影者重新深刻體會奧海默的心路歷程,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願所有紛爭與矛盾能因同理心而逐漸平息,等到那天我們或許終將達成沒有戰爭的世界。

以上是我的答案,也希望你能進電影院找出自己的版本。

--

--

阿家AGA
討論電影吧

曾為了環遊世界,辭掉環遊世界的工作。曾為了幫助別人實現夢想,成就了自己的夢想。築夢過程,受到許多貴人幫助。期許未來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一位天使。